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主题专栏 > 东莞两岸方案
社评:“双向奔赴”的两岸融合发展在东莞
  • 2023-12-13 17:30
  • 来源:
  • 发布机构:
  • 【字体:    

今年是莞台融合发展35周年,也是国务院批复同意出台《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之年,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于11月28日至30日赴东莞采访报导。期间,实地走访了学校、医院、企业、协会及政府部门并专访了有关负责人,还举办了“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实践与机遇”座谈会。此行不仅令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震撼于莞台各领域融合之深,更感叹于“东莞模式”正是两岸融合发展“双向奔赴”的典型案例。
  

第一,东莞在两岸融合发展中敢为人先,角色独特,是“双融合”的试验区与示范区。
  

长期以来,东莞因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及深厚的两岸交流合作基础,在两岸融合发展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作为台胞台企进入大陆时间最早、投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东莞台资企业的数量和投资额均居全国前列。自1988年首家台资台企进入东莞以来,全市累计批准的台资企业超过一万家,约占全国十分之一,目前在莞的台胞超过5万名,素有台商“第二故乡”之称。历经35年发展,如今的东莞不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也有大陆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还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台协”的东莞市台协、地标性建筑“台商大厦”等。可以说,此次国务院批复同意出台《东莞方案》,正是凸显了东莞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突出地位,彰显了东莞对台工作的独特优势。
  

与此同时,东莞身处粤港澳大湾区,是大湾区建设和两岸融合发展两大战略的交汇点。我们看到,两大战略产生“化学反应”的例子在参访中随处可见。比如,东莞积极探索研究将莞港澳机制化合作经验运用到莞台合作中,以“港澳药械通”这一湾区新政为例,东莞正在积极探索“台湾药械通”,让“港澳药械通”扩展到台湾已经上市的药品器械,争取在台心医院也可以使用,这就是以大湾区政策推动台胞就业、居住、生活便利化的一次积极尝试。
  

我们相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以及两岸融合发展两大历史进程的推进,东莞将充分发挥莞港澳台资源集聚的独特优势,推动形成东莞与港澳融合发展、东莞与台湾融合发展的 “双发展”格局,其作为政策互通、机遇共享的重要枢纽特点以及“双融合”实验、示范的作用必将会越来越凸显。
  

第二,“东莞模式”在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经济中成功走出了一条典型路径。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两岸企业家峰会上的贺信中再次提出“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以及“壮大中华民族经济”的重要论述。我们以为,“双向奔赴”是中华民族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东莞模式”的最大特色。
  

一方面,台资在东莞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东莞经济腾飞的重要助力。东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刘光滨在接受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采访时高度评价台资的重要作用,指出台资是东莞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商是东莞制造业的“引路人”,台企是东莞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孵化器”。
  

另一方面,东莞也在落实两岸融合发展政策上下足功夫,不断探索新模式、优化台胞台企发展环境。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在此行采访中深刻感受到东莞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的决心、信心和诚意。我们看到,东莞从上至下均高度重视和关心台胞台企在东莞的发展和生活,多层次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广泛听取台商建言献策、广泛了解台商台胞实际困难并积极予以协调解决。比如,针对台资企业发展转型升级及出口转内销等出现的“卡点”“难点”问题,东莞市广泛听取台资企业的要求,并研究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政策措施;再比如,为使台胞台商在东莞扎根发展无后顾之忧,东莞特事特办,开创性地支持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台心医院的建设,解决台胞就医能够享受台湾健保,就学与岛内机制衔接的需求;又比如,在疫情期间为了解决台胞台商台生复工复学复产问题,历经三个多月的努力,首创性地启动项目,通过五天时间、五个航班把1326名台胞从台湾桃园机场平安顺利地接回东莞,并且帮助他们很快走上各自工作岗位,等等。我们认为,这些都是35年来台企对东莞始终一往情深的关键,也是“东莞模式”得以成功和精彩的重要原因。
  

第三,“同理心”“感恩心”是东莞融合发展达至心灵契合的关键。
  

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在此行采访中聆听到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包括许多台资台企在莞发展超过30年的背后历程,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建校过程中充满大爱的故事,甚至是在莞工作生活20年以上的台胞在东莞扎根立业的故事,更亲眼见到东莞政企之间亲如家人般的互动……在与他们的对话交流过程中,我们最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感恩”,有台胞告诉中评青年访问团在东莞并没有在异乡的感觉。这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在莞台融合发展的35年里已经率先实现,而“同理心”“感恩心”正是两岸同胞能够在东莞这片土地上共同书写两岸一家亲深情故事的关键。
  

一方面,东莞各级政府始终以同理心为台胞解难题,比如东莞政府服务平台已实现台湾居民居住证与身份证同等便利使用,台商在东莞可以享受台湾健保服务等。一路走来,当遇到很多制度阻碍和政策难题时,东莞始终为了台胞,破难而进,主动谋划、积极争取。比如,史无前例地创建一所专收台籍的台商子弟学校,并且开创了许多办学事务上的先河,解决了任用台湾校长,使用台湾教科书,课程及升学可两岸同步衔接,两岸同步考试,台生可用学历测试成绩申请入读大陆高等学校等一系列难题。所有这些,相信在莞台胞都看在眼里,都心有所感。
  

另一方面,东莞台胞台企也始终在积极为“第二故乡”作贡献,特别是台商同胞在东莞打拼的同时,不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东莞台协历年来组织不计其数的公益捐款、助学、扶贫、救难等爱心关怀。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宏钦告诉我们,今年台协还组织了“血脉缘 两岸情”东莞台商台胞万人献血活动,据悉募捐血量多达2吨,此举获得东莞社会的广泛好评。
  

我们认为,当前在两岸关系形势如此严峻复杂之下,回顾总结莞台融合实践经验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彼此心怀“同理心”“感恩心”则是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最需要的初心。
  

总而言之,东莞是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东莞的实践经验证明,从两岸融合发展走向两岸同胞心灵契合,这是一条可行之路。我们也相信,随着《东莞方案》的进一步落细落实,东莞将不断探索新模式、新路径,继续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贡献东莞独特作用与智慧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  主办单位: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1012759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