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东东莞的中堂镇潢涌村的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是大陆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原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亲自为该校题写校名。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11月29日特别来到了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在参观及访问学校有关负责人的过程中不仅聆听到了许多“大爱”故事,更感受到了台校师生“以校为家”的浓浓氛围。
众所周知,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是大陆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专门招收台籍学生,学制、课程与台湾接轨,大陆和台湾共同承认学历。学生毕业后,可以返回台湾考大学,也可以在大陆考大学,是海峡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学校有关负责人的介绍下,中评青年访问团了解了东莞台校创校背后的故事与初心。东莞是台商聚集地,台商长驻东莞的人口约有10万,投资厂家有6000多家。上世纪90年代,许多台商孤身来到大陆创业、工作,不少人的家庭出现问题。据了解,为解台商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在大陆安心工作,彼时担任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的叶宏灯萌发了创办学校的念头,希望通过一所能衔接台湾课程体系的学校,让台商能把妻子、孩子从台湾接来一同生活。叶宏灯的提议得到了大陆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在两岸各界热心人士捐助与支持下,经过了5年的酝酿,十个月的建设之后,位于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的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终于在2000年9月2日迎来了落成仪式和首届600多新生的开学典礼。如今,这所学校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在校学生达到约2500人,办学至今累计就读学生近万人。
据介绍,学校的创办宗旨是:培育优质子弟、增进家庭和谐、回馈社会公益、助推文化交流。校方表示,为台商培育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新世代,是学校重要的办学目标。创校时,学校提出三大办学理念──全人教育、温馨校园及终身学习。未来学校将继续扮演台商社群的精神堡垒角色,举办亲职(子) 教育,使台商家庭在大陆感受“家”的温馨,进而为家庭幸福及企业经营,创造源源不绝的动能。
在参访过程中,偶遇正好下课的学生,他们自信大方、彬彬有礼地向访问团挥手问好,令访问团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中评青年访问团结束访问时已是夜幕降临,而此时学校的操场上仍是一片热闹景象,学生们在操场上嬉笑打闹、跑步运动……
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吴副校长告诉访问团说,台校是一所寄宿学校,学校师生们都以校为家。学生们经常以“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亲切称呼学校里的老师们,老师们更是视学生们为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吴副校长打趣地说,如果不想被学生一眼认出,老师出门的时候还得戴个帽子和口罩。他也告诉记者,学校周边还有很多陪读的家属,所以从校内到校外都是熟悉的口音,没有在异乡生活的感觉。
此外,更令中评青年访问团印象深刻的是学校对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视。据了解,自学校创建以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发展中华文化教育,让台籍学生感受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叶宏灯曾表示,“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共同的精神根基。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希望以此立德树人。”2005年,学校为高二学生举办了第一次成年礼并从此延续。在每年三月,学校就会迎来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全体高二学生穿着儒生服装齐聚教学楼前,遵照中华传统礼仪宣誓成年。学校希望以此激励高中学生善尽青年责任,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做准备。成年礼是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于11月28日至30日赴东莞参访报导,行程包括拜访东莞市台港澳办、东莞市发改委,参观东莞市台协、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台心医院、台商大厦、台达电子(东莞)有限公司、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并采访有关负责人,以及举办“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实践与机遇”座谈会。
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由中评社的七位青年团员共同组成,访问团团长为中评社助理总编辑兼采访主任、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助理林艳,访问团成员包括:中评社助理总编辑兼国际部主任郭至君、中评社编委兼研究部主任束沐、中评社新媒体主任高映竹、中评社港澳部副主任卢哲、中评社记者段晓鲁、陆文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