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汉族舞蹈艺术的百花园里,东莞市的客家麒麟舞堪称一朵耀眼的奇葩。三百多年的历史积淀,代代相传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发掘与弘扬,使东莞麒麟舞之花越开越艳,声名也越传越远。东莞市的麒麟艺人所扎的麒麟头远销马来西亚、英国等国家。
东莞麒麟舞流行于山区,有三百多年历史。麒麟以双人表演,以寻青、惊青、闻青、试青,采青、吃青、吐青、呑青为主要情节,模仿猫狗,吻脚,吻尾、互相吻头、吻身等动作,约半个小时。2003年10月,樟木头镇举办全国首届麒麟舞邀请赛,并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麒麟之乡”。
麒麟舞作为清溪樟木头镇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相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舞麒麟是东莞客家人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据说,麒麟与凤凰、龟、龙并称“四灵”。
在清溪和樟木头镇,每逢喜庆节日,如过春节,宴亲等都有舞麒麟的活动。在过去客家人的舞麒麟活动。集中在春节前十天左右,举行开光仪式。即新置的麒麟头的眼睛要蒙住,然后择良辰吉日启封,并到社稷伯公前参拜采青。开光仪式一般在半夜举行,去时要停锣息鼓,采青后回来开始鸣锣打鼓。开光的翌日,则设开光酒宴,邀请出嫁女、乡中同姓和亲属参加。年初一,全部集中在圩镇开锣,由各队表演舞麒麟套路和武术,武术按单拳、双拳、单刀、长、短棍、藤牌的顺序进表表演,最后是快耙。开锣前,由一人持红木盒带领麒麟队逐户参拜,并派柬贴,集中活动后,再逐户参拜,收取红包利是。这种活动一般要持续到正月十五,甚至到正月尽。麒麟是客家群众长期以来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