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品质东莞 > 走进东莞
“五连冠”东莞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报道:创文不止步,长效机制夯实文明之基
  • 2020-11-26 14:45
  • 来源: i东莞
  • 发布机构:
  • 【字体:    
图片

行走在东莞的角落,当发现文明事、文明物或文明美景,拍下来还可参赛拿奖。截至11月25日,“文明东莞随手拍”活动已吸引大量市民晒“图”,文明之美不胜枚举。激发市民踊跃的因子不在参赛,而是发现、感受东莞文明的欣喜。这是东莞创文关系你我他的一个常态化之举,更是东莞创文不止步的一个生动剪影。


从文明东莞随手拍,倡议公勺公筷、光盘行动,从聘任文明使者推广文明,到健全公益广告管理,再到启动传承弘扬好家教好家风行动……一项项具体举措巩固创文成效的背后,是东莞坚持“一把手”工程,高位推进、常态长效提升城市品质的坚定的勇气和底气。



1

高位推进 始终坚持“一把手”工程


如何将高标准的文明创建工作延伸到镇村,打通文明创建最后一公里?如何让文明之花开遍东莞全域?


囿于特殊行政架构和城市实际,东莞创文更注重顶层设计,注重体制、机制做坚实保障。

东莞始终坚持将创文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健全了目标考核、成效测评、动态管理、督促检查、情况通报、责任追究、表彰奖励等各项制度。


“一把手”工程机制下,市主要领导亲自抓部署、督促、落实,一级带着一级干。市镇(街)两级长期设立“创文”领导小组、文明委和创建办,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文明委主任、第一副主任,各级创建领导小组组长都是各级各部门一把手,镇街文明委主任由镇街一把手担任。

自《东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迎检工作方案》《2020年东莞市文明创建督导检查实施意见》《东莞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出炉后,全市上下更加专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攻薄弱环节,全力做好文明创建工作的整治提升、宣传教育和常态管理。为巩固、提升创文成效,各级文明办每年进行常态化督查,市创建办则在不同阶段分别执行月督导、周督导与日巡查。


一个创文不止步的机制闭环形成后,东莞创文有序破局,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创文常态化格局尽列眼前。



2

家喻户晓 文明理念“入脑入心”


今年5月,市文明委印发了《东莞市关于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行动方案》,在全市部署开展系列文明健康行动。随后,全市各级各部门陆续开展了“倡导公筷公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等一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让文明风尚飞进了千家万户。


11月上旬,省文明办、省直机关工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出《推行“公筷公勺”深化“光盘行动” 制止餐饮浪费》倡议书。东莞积极响应,号召广大市民群众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

舆论引导,是创文必不可少的环节。加强公益广告宣传、文明创建舆论宣传和创文教育活动宣传,从而营造浓厚的创文宣传教育氛围,对东莞创文举足轻重。


今年以来,东莞加强公益广告管理,制定印发《东莞市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东莞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公益广告刊播指引》等。加大文明创建宣传力度,今年上半年,围绕“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主题制作海报约2.5万张,刊播公益广告近100万次。


此外,东莞大胆创新探索,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目前,全市共建有文明实践中心33个、文明实践站200多个、文明实践点400多个。


3

全城行动 人人参与共建文明城市


进入11月,东城周屋社区650亩稻田再迎丰收季,金黄的稻浪,让这里成为更多市民的打卡点。周屋美丽幸福村居的新图景,这片2.7平方公里的社区,是文明城市建设成果的缩影。

图片


11月7日,作为东莞市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之一的东莞市传承弘扬好家教好家风行动,就在周屋社区启动。该活动从“忠诚立家风、家和万事兴、立德育新人、书香飘万家、绿色进我家”五大行动出发,扎实筑牢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形成家家幸福安康的生动局面。


不论传承弘扬好家教好家风行动,还是“清洁城市环境,共建文明东莞”倡导文明生活,都是全市上下发动,以实际行动,为东莞创文出心出力,加油鼓劲。


文明力量是无穷的,是凝心聚力谋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今年以来,东莞攻坚克难,克服疫情重重影响,多项经济发展指标,领跑珠三角乃至全省、全国。2020年前三季度,东莞全市生产总值为6892.52亿元,同比增长0.2%,实现由负转正。在反映城市竞争力的排行榜和分析报告中,东莞频频跻身全国前列:外贸综合竞争力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三;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在2020年5月份公布的《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东莞连续四年入围新一线城市,并在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人活跃度、未来可塑性等评估维度排名前十。


在巩固创文成果的路上,东莞将坚持全域统筹,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今后,东莞将进一步强化主管部门抓行业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聚焦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继续深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农村厕所革命、交通沿线环境整治、农贸市场整治和交通、餐饮、旅游行业文明服务提升行动等,主动学习借鉴粤港澳城市文明建设经验,展示和提升东莞文明新形象,全力打造“湾区都市 品质东莞”。


资料来源:i东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  主办单位: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1012759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